两家有土地纠纷另一方确权了_土地争议判决下来双方有一方

# 土地纠纷处理五步走:当对方已拿到土地证怎么办
## 第一步:检查对方的土地证是否真实有效
当发现邻居已经拿到土地证时,首先要查看这个证件的真假。你可以到当地土地管理部门查询登记信息。如果对方证件确实合法,说明政府部门已经认可对方的土地使用权。
这时候需要核对证件上的边界信息。拿着对方的土地证到实地测量,看划定的范围是否和实际使用情况一致。很多纠纷都出在证件标注的边界和真实地形存在差异。
## 第二步:找出问题的根源
土地纠纷多数情况下有明确起因。常见的情况有三种:一是几十年前留下的历史问题,比如祖辈分地时记录不清;二是田埂、围墙等边界标记被破坏;三是新政策调整后土地划分规则改变。
建议先找村里老人了解土地历史使用情况。翻找自家保存的老地契、分地记录等文件。必要时可以请测绘人员重新丈量土地,明确实际使用范围和证件标注范围的差异。
## 第三步:尝试友好协商解决
在掌握基本情况后,主动找对方沟通。可以约在村委会办公室谈话,最好有村干部在场见证。协商时要带着土地证复印件、测量图纸等材料,用事实说话。
如果双方谈不拢,可以申请乡镇司法所介入调解。调解员会分别听取双方说法,查看证据材料,提出折中方案。根据统计数据,超过60%的土地纠纷在调解阶段就能解决。
## 第四步:准备走法律程序的材料
当协商调解无效时,需要收集以下证明材料:1.自家土地历史使用凭证(如老地契)2.现场测量图纸3.对方土地证复印件4.证人证言。重要证据建议做公证,比如请公证处拍摄土地现状照片。
特别注意保存沟通记录。每次和对方谈话可以做录音(需提前告知对方),保留短信、微信记录。这些都可能成为法庭上的证据。
## 第五步:选择适合的法律途径
**方法一:向法院起诉**
准备好起诉状和证据材料,到土地所在地法院立案。诉讼重点要证明对方实际使用范围超出证件标注范围。比如案例中王先生用航拍图证明李家新建的猪圈占用了公共通道。
**方法二:申请专业机构裁决**
农村土地纠纷可以找当地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。仲裁程序比诉讼快,一般45天内出结果。适合需要快速解决的纠纷,比如春耕前要确定田地边界。
**方法三:向政府部门申诉**
如果认为发证过程有问题,可以在60天内向县政府申请复查。比如张女士案例中,她提供1952年的土地清册,证明发证时漏掉了她家的菜园地,最终通过行政程序要回了土地。
## 真实案例参考
2021年浙江某村两户人家争夺0.6亩菜地。李家拿出2018年办的土地证,王家出示1983年的分地记录。法院委托测绘院重新测量,发现土地证标注尺寸有误。最终依据《土地管理法》第十六条,判决李家归还多占的0.3亩地,双方按实际使用情况确权。
## 重点法律条文
《土地管理法》关键条款:
- 第十六条:土地证与实际使用不符时,按实际情况确权
- 第十七条:确权过程必须公开透明,双方都可提供证据
- 第十八条:对确权结果不服,30天内可申请重新审核
## 注意事项提醒
1. 不要自行破坏现场:有个案例当事人铲平争议地块,结果败诉还要赔偿
2. 及时采取法律行动:土地确权诉讼时效只有2年
3. 保存好原始证据:湖南曾有人纠纷中弄湿老地契,导致笔迹鉴定困难
4. 配合政府工作:拒绝配合调查可能被认定为放弃权利
处理这类纠纷平均需要3-8个月时间。期间可以继续正常使用无争议的土地部分,但不要在争议区域新建房屋或砍伐树木。通过正确流程处理,既能保护自身权益,也能避免矛盾激化。记住保存好所有书面材料和沟通记录,这些都可能成为关键证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