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利侵权被起诉怎么办_专利被侵权怎么办怎么维护

被起诉专利侵权怎么办?手把手教你应对流程
一、收到法院传票后的紧急处理
突然收到专利侵权起诉书时,很多人会惊慌失措。这时候需要立即做三件事:先看明白原告是谁,对方告你什么产品侵权,索赔金额是多少。接着把起诉书里提到的专利编号记下来,立即停止相关产品的销售。最后要在7天内联系专业律师,超过15天不回应可能会直接败诉。
快递员送来法院文件时,不要随便签收。应该当着快递员的面拆开检查,确认是不是真的法院传票。曾有企业因为误收伪造的律师函,结果错过真正的应诉时间。如果对方起诉的是网店产品,要马上联系平台下架商品,避免继续产生销售记录。
二、找专业律师的正确方法
找律师不能只看广告宣传。好的专利律师需要同时懂技术和法律,最好有处理类似案件的经验。建议先让律师做侵权比对分析,把你们的产品和对方专利逐条对比。北京某科技公司被告侵权时,律师发现对方专利里有个螺丝安装方式不同,直接推翻了侵权认定。
见律师前要准备好产品设计图纸、研发记录、采购合同等资料。深圳有家工厂被告侵权,幸亏找到了五年前的零件采购发票,证明关键部件是合法购买的。律师费不要盲目砍价,专业分析报告可能值回全部费用。
三、收集证据的五个重点方向
证据收集要抓住四个核心:产品来源证明、技术差异点、专利漏洞、实际损失数据。上海某企业被诉侵权时,提供了产品研发会议记录,证明是独立开发。还要查对方专利的年费缴纳情况,浙江有案件因原告漏交年费导致专利失效。
特别注意保存原始证据。聊天记录要用公证处取证,产品样品要留存带时间标记的。江苏某公司用工厂监控录像,证明被诉产品在专利申请前就已生产。如果发现对方专利存在抄袭可能,可以反向申请专利无效。
四、法庭应对的实战技巧
开庭前要做三次模拟答辩。第一次自己梳理时间线,第二次让技术人员讲解技术细节,第三次请律师做交叉询问演练。北京某庭审中,被告方用3D模型演示产品结构,让法官直观看到技术差异。
质证环节要抓住对方证据漏洞。广州案件里,原告的销售数据没有银行流水佐证,被当庭质疑真实性。发言时要看着法官说,避免和对方律师争吵。遇到复杂技术问题,可以申请专家辅助人出庭解释。
五、和解谈判的黄金时机
调解最好选在证据交换后、正式开庭前。这时双方都摸清了底牌,调解成功率最高。福建某企业在交换证据时,发现原告专利即将到期,最终以30%索赔额达成和解。谈判时要准备多套方案,包括分期付款、技术合作等替代方式。
签字前要律师审核和解条款。特别注意保密条款和后续免责条款。杭州有企业和解后又被关联公司起诉,就是条款存在漏洞。支付赔偿要走公账留存凭证,避免现金交易。
真实案例:从1000万索赔到500万和解
2022年苏州医疗器械行业曾发生典型案件。A公司起诉B公司侵权其血糖仪专利,索赔1000万元。B公司收到传票后,三天内完成四步应对:立即下架涉案产品,联系专利律师团队,启动自主研发证据收集,向专利局提交无效宣告请求。
律师团队发现两个突破口:A公司专利中的试纸插槽设计存在在先技术,B公司的产品采血针角度不同。庭审时,B公司展示了2018年的设计图纸,并传唤研发工程师出庭作证。同时专利局初步判定A公司专利部分无效。
在第三次证据交换后,双方启动调解。B公司同意支付500万元,但要求分期两年支付,并获得后续技术改进的使用权。A公司考虑到专利稳定性风险,最终接受调解方案。这个案例说明,积极应诉能有效降低损失。
必备法律条文要点
专利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,只要能证明产品合法来源,销售者可免赔。民法典第1165条指出,原告需要同时证明侵权行为和实际损失。司法解释规定,赔偿额可按侵权获利计算,但需要完整财务数据支撑。
最新修订的专利法新增药品侵权例外条款,仿制药在审批阶段不视为侵权。最高院2023年典型案例指引强调,专利保护要平衡创新和公共利益,防止滥用专利权。
关键注意事项
1. 研发阶段就要做专利排查,记录每个技术点的来源
2. 收到侵权警告函不要马上回应,先做技术比对
3. 参展时拍下产品照片,留存公开证据
4. 定期检查供应商的授权文件
5. 建立专利预警机制,关注竞争对手的专利申请
应对专利诉讼就像下一盘法律围棋,既要比技术细节,又要讲策略节奏。从紧急下架到证据收集,从法庭辩论到和解谈判,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应对。记住三个核心原则:反应要快、证据要实、策略要活。做好这些准备,就能把诉讼风险降到最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