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订立建筑工程合同应的程序_订立建设工程合同一般会经历哪些过程

建筑工程合同操作指南:从签订到解除全解析
一、签订建筑工程合同的五个关键步骤
签订建筑工程合同需要按照固定流程操作。第一步是接收中标通知书。承包方收到中标通知后,要在规定时间内确认承接项目。接下来要组建专门的谈判团队,这个团队必须包含项目经理,由他负责具体条款的协商工作。
草拟合同条款是第三步。承包方要根据招标文件内容,结合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,提前准备好合同草案。重点要明确工程范围、付款方式、质量标准等核心条款。谈判过程中要逐条确认内容,既要保护自身利益,也要考虑对方的合理诉求。
双方达成一致后,需要采用标准合同文本。通常使用国家制定的建筑工程合同示范文本,再补充双方约定的特殊条款。最后一步是备案登记。签订好的合同要送到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备案,同时按规定缴纳印花税。缺少这个步骤可能导致合同不被法律认可。
二、合同谈判必须遵守的五大原则
签订合同时必须遵守五项基本原则。第一是平等原则。发包方和承包方地位完全平等,任何一方都不能强迫对方接受不公平条款。第二是自愿原则。双方有权自主决定是否签约,其他单位或个人不得违法干涉。
第三是公平原则。合同要合理分配双方权利义务,不能出现明显偏向某一方的条款。第四是诚信原则。签约后必须如实履行承诺,不得故意拖延工期或偷工减料。第五是守法原则。所有条款都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,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。
实际操作中要注意风险防范。承包方要仔细研究招标文件,针对材料涨价、设计变更等可能出现的情况,在合同中设定应对条款。同时要明确违约责任,避免后期产生纠纷时缺乏处理依据。
三、发包人有权解除合同的四种情况
当承包方出现严重违约时,发包方可以依法解除合同。第一种情况是承包方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。比如公开声明放弃施工,或者擅自撤离施工现场。第二种情况是长期拖延工期。在合同约定期限内未完工,经书面催告后仍未在合理时间内完成。
第三种情况涉及质量问题。已完工部分存在严重质量缺陷,承包方拒绝修复或多次修复仍不合格。第四种情况是违法分包。承包方私自将工程转包给不具备资质的单位,或者违规拆分工程内容。出现这些情况时,发包方需要收集证据,通过正式文书通知对方解除合同。
四、承包人可终止合作的三大理由
承包方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主动解除合同。首要情形是发包方拖欠工程款。超过合同约定的付款期限,经书面催告后仍未支付。第二种情况是材料设备不合格。发包方提供的主要建材不符合国家强制标准,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。
第三种情形是发包方不配合施工。比如未按时提供施工图纸,拖延办理施工许可证,或者不配合现场协调工作。承包方需要先发出书面催告,给予合理补救时间。若发包方仍未改正,承包方可正式提出解除合同。
五、合同备案与常见问题解答
完成合同签订后,双方需在10个工作日内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。备案时需要提交合同正本、营业执照复印件、资质证明等材料。未备案的合同虽然有效,但发生纠纷时可能影响维权效率。
常见问题包括合同条款模糊如何处理。建议在签约时明确约定争议解决方式,通常选择工程所在地法院诉讼。对于设计变更导致的费用增加,要在合同中事先约定调整办法。建议企业在签约前咨询专业律师,确保合同条款合法合规。
合同解除后的处理要注意三点。首先要书面通知对方,说明解除理由和依据。其次要妥善做好现场保护,办理工程交接手续。最后要及时结算已完成部分的工程款。双方无法协商时,可委托第三方进行工程审价。
遇到合同纠纷时,当事人可以到工程所在地的建筑工程仲裁委员会申请调解,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。注意保留施工日志、验收记录、往来函件等重要证据。涉及工程质量争议的,需要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检测鉴定。
签订和履行建筑工程合同时,既要熟悉法律规定,也要做好风险防范。建议企业建立合同审查制度,重要项目应聘请法律顾问参与谈判。通过规范操作,既能保障工程顺利实施,也能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