买了工伤保险,用人单位还需赔偿吗?_买了工伤保险公司还需要出钱吗

工伤保险疑问解答:企业买了保险还要赔钱吗?
一、工伤保险到底有什么用?
工伤保险是国家给劳动者的保护伞。当员工在工作中受伤或得职业病时,这笔保险能提供医疗费、工资补偿和生活补助。企业和员工每月交保险费,钱都存在国家管理的工伤保险基金里。
法律规定所有企业都必须给员工交工伤保险。这是企业的法定义务,就像必须发工资一样重要。不交保险的企业不仅要补交,还要交罚款。
二、企业买了保险就能不赔钱吗?
很多人以为企业买了保险就万事大吉,其实这是个误解。保险赔偿和企业赔偿是两码事,不能互相替代。保险赔偿主要解决医疗费和基本生活保障,企业赔偿则是对员工损失的额外补偿。
法律规定企业要承担三方面责任:第一要及时报告工伤情况,第二要垫付急救费用,第三要支付停工期间的工资。就算保险赔了钱,企业该付的钱一分都不能少。
三、法院怎么判这类纠纷?
2021年杭州某快递公司案例很有代表性。快递员送货时被车撞伤,公司说买了保险不愿赔钱。法院判公司不仅要配合保险理赔,还要支付治疗期间的工资和营养费。
2022年广州工厂案例更典型。工人操作机器时受伤,工厂拖着不办工伤认定。法院最后判工厂赔偿全部治疗费用,还要多付三个月工资作为补偿。这两个案例说明,法院坚决保护劳动者权益。
四、员工该怎么维护权益?
受伤员工要记住三个时间点:30天内要让企业申请工伤认定,1年内自己也能申请。治疗期间的所有单据都要保存好,这是要钱的重要证据。
遇到企业推脱的情况,先找工会帮忙。如果企业耍赖,直接去劳动局投诉。记住投诉时带齐劳动合同、工资单、医疗记录,这些都是关键证据。
五、企业要注意哪些法律红线?
《劳动合同法》46条和《工伤保险条例》14条、17条是三条高压线。不交保险、拖延报告工伤、拒绝支付应赔款项,都会让企业吃官司。去年修订的新规还增加了处罚条款,违规企业最高可罚20万元。
员工能要的赔偿包括:治疗费、误工费、护理费、伤残补助金。构成伤残的还能要一次性就业补助金。这些钱保险付一部分,企业自己也要掏腰包。
重要提醒:
1. 每月查工资条确认保险缴纳情况
2. 参加企业安全培训,保留培训记录
3. 工伤认定书要第一时间拿到手
4. 和企业协商时最好有工会代表在场
5. 仲裁时效是1年,超时就难维权
真实案例:北京外卖骑手小李去年送餐时摔伤,公司说买了保险不愿管。小李收集了接单记录、医院证明,通过劳动仲裁要回了2.8万元赔偿。这个案例告诉我们,懂法才能保护好自己。
企业主王先生说:"以前觉得买保险就完事了,现在知道还要付停工工资。我们改了制度,专门设立工伤应急基金。"这种做法值得学习,既合法又有人情味。
最后记住:保险是底线不是上限,企业的赔偿责任不会因为买保险就消失。员工要勇敢维权,企业要依法办事,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