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村自建房施工合同纠纷解决及案例分析_农村建房合同案例

# 农民朋友必看!自建房纠纷解决五步法
## 一、签合同前必须知道的七件事
盖房子前签合同就像买保险。很多农民觉得熟人帮忙不用签合同,结果吃了大亏。去年邻村老王家盖房,因为没签合同,包工头拿了钱跑了,现在房子还是个空架子。
合同里必须写清楚七样东西:工程名字、施工地点、房子大小、结构类型、工程量。要写明总价多少钱、怎么付钱、什么时候付。工期多长、什么时候干完活。质量要达到什么标准。施工队要负责什么,房主要承担什么。违约了怎么赔钱。出了问题去哪里说理。
## 二、白纸黑字写清楚才靠谱
口头约定最要不得。去年张家村两家人找同一个包工头盖房,就因为一家签了合同一家没签,结果没签合同的那家多花了三万冤枉钱。
合同必须用纸写下来,不能光靠嘴巴说。双方都要在合同上按手印或者盖公章。最好找村干部当见证人,这样更有保障。合同要复印三份,房主、施工队、村委会各留一份。
## 三、盖房子时要注意这些事
施工队进场要先看资质。很多农民觉得能盖房子就行,结果找来的人连水泥标号都分不清。去年李家屯有人用了劣质钢筋,现在墙面全是裂缝。
房主要天天到工地盯着看。重点检查钢筋数量、水泥标号、砖块质量。发现材料不对马上叫停。每个施工阶段结束要验收,地基打完验一次,封顶前再验一次。发现问题立刻让施工队返工。
付款要按进度来。千万别开工就给全款。建议分四次付款:开工给30%,盖好主体给40%,装修完给25%,最后留5%当质保金。转账要留凭证,现金支付要让对方写收条。
## 四、发现问题该怎么办
看到质量问题别忍着。上个月王村有人发现屋顶漏水,施工队拖着不修,后来房主直接把问题发到村民群里,三天就解决了。
小问题先找工头说。比如墙面不平、瓷砖空鼓,要让施工队马上修补。大问题要请专业机构鉴定。去年赵家房子倾斜,住建局来检测发现地基打浅了,最后施工队赔了八万块。
重要事情要留证据。打电话要录音,见面谈要录像。微信聊天记录别删除,材料样品要封存。这些将来都是打官司的重要证据。
## 五、闹矛盾了怎么处理
先坐下来好好谈。去年刘家因为工期拖延,本来要打官司,后来在村委会调解下,施工队赔了误工费,双方还继续合作。
找调解最省事。每个乡镇都有司法所,他们调解不收费。行业协会也能帮忙,比如建筑协会懂行的人多,说话双方都服气。调解书要写明怎么整改、什么时候赔钱,双方签字就生效。
仲裁比打官司快。双方同意可以去县里的仲裁委,一般两个月就能出结果。但要注意必须有书面仲裁协议,不能临时起意。仲裁结果和法院判决一样有效。
最后手段是上法院。准备好合同、付款凭证、照片视频、检测报告。写起诉状要写清楚诉求,比如要返工、赔钱、解除合同。诉讼费按索赔金额算,十万块的案子大概交两千元。
## 真实案例教你维权
案例一:老周家新房拖了半年没封顶。合同写明了六个月工期,结果施工队跑去接别的活。老周拿着合同找工头,最后要到两万块违约金。合同法规定,违约就要赔钱,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。
案例二:吴大姐家墙面掉灰,施工队说是材料问题不认账。后来检测发现是水泥掺多了沙子。建筑法说房子必须达标,法院判施工队赔了三万维修费。
## 记住这些法律武器
1. 合同法107条:违约就要担责任,该修就修该赔就赔
2. 建筑法63条:房子质量必须过关,安全第一
3. 仲裁法4条:想仲裁必须双方都同意
4. 民事诉讼法3条:法院管各种纠纷,有理就能告
## 给农民朋友的贴心提醒
签合同就像戴安全帽,平时觉得麻烦,出事能保命。每个环节都要留证据,手机拍照很方便。遇见问题别怕事,法律站在讲理的人这边。盖房子是大事,多问多看多留心,才能住得安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