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是什么_《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》

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详解
一、施工许可与人员管理要求
建设单位拿到施工许可证后,必须在两个月内开始施工。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不能按时开工,要在截止日期前向发证部门说明情况并申请延期。超过期限不申请也不开工的,施工许可证自动作废。
施工开始前,建设单位要确定现场总负责人,施工单位要指派项目经理。双方需要把负责人和项目经理的姓名、工作权限写成书面文件交给对方,并报备给发证部门。如果中途更换负责人或项目经理,必须重新提交文件并更新备案。
项目经理全权负责工地的日常管理工作。他们要根据工程大小、技术难度和现场情况制定管理制度,并确保这些制度得到执行。比如在大型项目中,项目经理需要安排专人负责材料验收、设备调度等具体工作。
二、总包与分包管理原则
当工程由多个单位共同施工时,总包单位要统一管理整个工地。总包单位要检查分包单位的施工活动是否符合要求,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。比如发现分包单位堆放材料占用消防通道,总包单位要立即要求整改。
分包单位要在总包单位的管理框架下开展工作。他们需要在自己负责的工程范围内建立管理制度,并确保这些制度有效执行。例如在装修分包工程中,分包单位要制定材料存放规范,并安排专人监督执行。
总包单位要协调各分包单位之间的工作衔接。如果分包单位需要调整施工场地布局,必须先向总包单位提交申请。总包单位审核通过后,才能进行场地调整。这种规定避免了不同单位各自为政导致的现场混乱。
三、文明施工具体要求
施工单位要采用科学管理方法做好现场管理。这包括合理规划施工区域、保持场地整洁、规范材料堆放等具体措施。例如使用标准化围挡、设置分类垃圾箱、安排专人清扫道路。
临时设施的设置必须符合规划图纸要求。大型材料、机械设备要放在指定区域,不能占用安全通道或消防设施。施工车辆进出路线要提前规划,避免在场地内随意穿行影响作业安全。
所有单位都要遵守材料使用规范。水泥、砂石等易扬尘材料要采取覆盖措施,建筑垃圾要及时清运。施工设备要定期检修,防止漏油污染地面。这些措施既能保证施工效率,又能维护现场环境。
四、施工标识管理规定
工地入口处必须设置醒目标牌。标牌要写明工程名称、参建单位、负责人信息、施工日期和许可证编号等内容。这些信息要使用耐久材料制作,字迹清晰可见。
施工单位要定期检查标牌状态。遇到台风等恶劣天气后,要立即查看标牌是否完好。发现信息变更要及时更新,比如项目经理更换后,要在三天内更换标牌上的相关信息。
特殊作业区域要设置警示标志。比如高空作业区要挂"注意坠落"标牌,用电区域要有"高压危险"提示。夜间施工时,要在围挡上安装反光标识,确保过往车辆和行人安全。
五、环境保护具体措施
施工单位要采取防尘降噪措施。土方作业时要开启雾炮机,混凝土搅拌站要设置防尘罩。运输车辆出场前要冲洗轮胎,避免带泥上路污染市政道路。
废水处理要符合环保标准。施工废水要经过沉淀池处理后再排放,含有油污的废水要单独收集。生活区要设置隔油池,食堂污水不得直接排入雨水管网。
遇到难以控制的环境污染时,必须提前报备。建设单位要联合施工单位向住建部门和环保部门提交申请,获得批准后才能继续施工。比如在市中心进行桩基施工,如果噪音可能超标,要提前申请夜间施工许可。
超过噪音标准的作业要避开居民休息时间。混凝土浇筑等连续施工工序,要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。确需夜间施工的,要提前公示并做好周边居民的解释工作。
固体废弃物要分类收集处理。建筑垃圾要与生活垃圾分开存放,危险废弃物要交给专业机构处置。废旧电池、油漆桶等有害垃圾要登记数量,确保全程可追溯。
施工单位要定期检查环保措施落实情况。每周至少组织一次环保巡查,重点检查扬尘治理、噪音控制和废水处理情况。发现问题要立即整改,并记录整改过程和结果。
这些规定明确了各方的责任和义务。建设单位要做好整体协调,施工单位要落实具体措施,监理单位要加强监督检查。只有各方共同配合,才能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有序,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风险。施工管理人员要牢记安全准则,及时消除隐患,为工人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