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肖像权的法律保护_个人的肖像权归谁所有

肖像权保护实用指南
一、你的脸你做主
每个人都有权决定自己照片的使用方式。现在拍照和发图变得很容易,但很多人不知道随意使用他人照片可能违法。最近三年里,全国法院处理的肖像权案件增加了40%,这说明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这个问题。
法律明确规定肖像权包含三个关键权利。第一是自主使用权,你可以用自己的照片做头像或发朋友圈。第二是许可权,你可以同意商家用你的照片打广告。第三是禁止权,发现有人乱用你照片时,你有权要求停止使用。
二、法律划定的红线
民法典第1019条指出,没经过本人同意,任何人不能制作、使用或公开别人的肖像。这条规定保护了大家的日常权益。比如商家用顾客照片做宣传,必须提前获得书面许可。
但法律也规定了四种例外情况。记者报道新闻时使用路人照片不算侵权,学生在作业里使用网络图片也合法。关键要看使用目的是否正当,是否会造成不良影响。去年有超市用监控截图寻找小偷,法院认定这属于合理使用范围。
三、遇到侵权怎么办
第一步要固定证据。发现照片被盗用,马上截图保存,记录发现时间和传播范围。如果是在网络平台,可以通过公证处进行证据保全。去年杭州的案例显示,及时取证能提高胜诉率。
第二步发律师函。专业律师撰写的警告信有法律效力,70%的侵权方收到函件后会立即删除照片。函件要写明侵权事实、法律依据和整改期限,最好通过邮政快递寄送。
第三步协商赔偿。多数案例通过调解解决,常见赔偿标准是每次侵权500-2000元。造成严重影响的,可要求公开道歉。上海某网红去年获赔12万元,因为商家用她照片卖减肥药导致名誉受损。
第四步法院起诉。准备起诉状和证据材料,到被告所在地法院立案。诉讼费一般在100元以内,流程大概需要3-6个月。胜诉后可以申请强制执行,法院会冻结对方账户或限制高消费。
四、真实案例启示
美妆博主小王发现某店铺用她直播截图做宣传。她保存了商品详情页截图,联系平台出具流量证明。律师函发出三天后,商家下架产品并赔偿8000元。这个案例说明及时行动很重要。
摄影爱好者老李把街拍作品上传网站,却被某杂志擅自采用。老李收集了杂志印刷版和网站后台记录,法院判决赔偿2万元。这个案例提醒大家,即使是艺术作品也要先获得肖像授权。
五、使用他人照片的正确方式
个人使用要注意场合。把朋友照片设为手机壁纸没问题,但发到微信群可能侵权。某公司员工群发同事丑照被判赔精神损失费,这个教训值得记取。
商业使用必须签合同。明确使用范围、期限和报酬,最好约定违约金条款。合同要写明"肖像使用授权书"字样,双方签字并注明日期。某奶茶店用顾客合照做海报,因没签合同被罚5万元。
公共场合拍摄要谨慎。拍集体照时应告知参与者用途,景区直播要避开他人正脸。地铁安检处不能随意拍摄,有位主播偷拍乘客被拘留5天,这个案例敲响警钟。
每个人都要保护自己的脸,也要尊重别人的肖像权。记住三个关键:拍别人前先询问,用照片时要授权,遇侵权速取证。了解这些基本规则,既能维护自身权益,也能避免无意中违法。如果发现照片被滥用,可以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咨询。